通常大多数遗传性鱼鳞病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遗传的基因突变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患者基因自发突变导致。获得性鱼鳞病则是由疾病或药物因素等导致。遗传性鱼鳞病:患者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发生突变或缺失的基因,这些异常基因会影响皮肤角化和皮肤屏障功能,从而影响皮肤细胞增殖或脱落的速度而使皮肤呈鱼鳞状。有的时候,父母并没有患鱼鳞病,但基因在卵子或精子内部,或者在受精卵的胚胎细胞里就发生了变异,导致无家族史的婴儿出现鱼鳞病,这种情况被称为"自发突变”。有些人虽然身体里携带有变异的基因,但并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那么鱼鳞病有哪些症状呢?
性连锁鱼鳞病:—般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表现与寻常型鱼鳞病相似,但病情较重,皮肤干燥粗糙伴有黑棕色鳞屑。通常没有瘙痒,脱屑在夏季改善,在干冷天气加重。
板层状鱼鳞病:常在出生时全身就被火棉胶样膜包裹,2-4周后该膜脱落,演变为棕灰色四方形鳞屑(板层状),身上像穿了一层铠甲。少部分患者可有眼脸、唇外翻,面部皮肤紧绷,可伴有严重掌跖角化及瘢痕性脱发。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皮肤发红、糜烂,上面有水疱(可自发形成或由于摩擦引起)。·随后全身可见角化性、疣状或峭状的厚层鳞屑,可星“豪猪”样外观。继发感染时可产生异味。少数患者大疱可间断形成,尤其是夏天。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轻。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出生时全身皮肤紧张、发红,上面有细碎鳞屑。大多数在青春期后会有所好转。有的可出现眼睑外翻。
<<<在线咨询
获得性鱼鳞病:一般发病较晚,在其他表现出现数周或数个月后才表现出来。临床表现与遗传性寻常型鱼鳞病相似,呈明显鱼鳞样的、相对较大片的鳞屑附着于皮肤。不过获得性疾病的鳞屑也可能出现在手掌、足底及褶皱部位。